4.3.3 經驗介紹
開發(fā)建設項目的水土流失治理原則上要遵循以下幾點,并從技術上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①充分考慮降雨的季節(jié)性變化,合理安排施工期,大面積的破土應盡量避開雨季,可安排在9月只翌年2月,不僅可減少水土流失量,還可大幅度節(jié)省防護資金。②合理安排施工單元,減少施工面的裸露時間,盡量避免施工場地的大面積裸露。③優(yōu)化工程挖方和填方,盡量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以減少土石方開挖量。④做好從施工到工程完工的全方位、全過程水土保持工作。⑤設置專人專項資金,確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順利實施。
碧園·印象桂林項目位于西城北路與機場路交叉口東南側,現已建成使用,在建設過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該項目施工中對地表的擾動破壞等形式與本項目類似,故本項目可以借鑒其成功的防治經驗。
1. 工程措施
項目建設過程中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有表土剝離并集中堆放、后期土地平整覆土以及生態(tài)停車場,很好地保護了表土資源,減少水土流失量。同時對于高陡邊坡采用擋土墻進行攔擋防治,有效防治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fā)生,對于重力侵蝕起到重要作用。
2. 植物措施
碧園·印象桂林道路兩側及區(qū)域內空閑地綠化采取了植草坪、灌木、花卉及觀賞樹木,以達到保持水土、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樹種選擇項目區(qū)常見樹種,喬木如小葉榕、黃金榕、桂花、玉蘭、大王椰子、扁桃、小葉欖仁、大葉紫薇等,灌木如朱槿花、美蕊花、龍船花、長春花、含笑、迎春花等,草種如百喜草草、平托花生等。
區(qū)域內綠化工程不僅增加項目區(qū)的植被覆蓋度,美化項目區(qū)的景觀,同時植物根系的固持作用和樹冠、草皮的攔擋、截留作用,都可減弱雨水對挖填方邊坡和地面的沖刷,起到涵養(yǎng)徑流,防止水土流失,調節(jié)項目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
3. 臨時措施
該項目在施工期間,積極采用臨時攔擋、排水、覆蓋等防護措施,將施工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將堆料或施工作業(yè)面開挖的暫存土石方堆放在不容易受到地面徑流沖刷的地方,并采取砌筑水泥空心磚臨時擋墻、直播種草對裸露地表進行覆蓋及雨季采用彩條布對砂石料覆蓋等臨時防護措施;場區(qū)修建臨時排水溝及沉沙池,疏導作業(yè)面的積水。臨時排水措施的設計標準為10年一遇防洪標準,可以有效疏導場地內的積水,減少雨水的沖刷,沉沙池起到沉淀雨水夾帶的泥沙,防止泥沙進入附近市政排水管道或溝渠。